首页 >> 文化交流 >>社会文化 >> 江阳区四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详细内容

江阳区四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时间:2012-09-05        阅读

 四川文明网泸州讯(袁玉华)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活动在各广场轮番上演,一批批文艺精品陆续涌现,一个个高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健身广场建立起来……这些群众文化活动或充满现代气息,或展现浓郁的区域文化特色,吸引着人们的眼光,愉悦着广大群众的心情。对于江阳区的老百姓来说,欣欣向荣的文化事业,正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2012年以来,江阳区采取四项措施,推动全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以酒为媒,倾力打造江阳特色文化品牌

  为主动融入“酒+N”文化发展战略,凸显酒文化特色,江阳区依托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着力打造白酒酿造工艺展示体验区、酒文化休闲体验区、白酒工业旅游体验区、特色酒庄体验式营销会所,正在申报建设1个中国酒镇,建1个“名酒名园名区”影视文化基地,形成酒文化产业链条。江阳区委宣传部、江阳区文体局、江阳区旅游局等部门加强联合协作,以“酒城之美·醉在江阳”为主题,组织开展十大文化旅游外宣活动,现已举办了踏青节、甘蔗节、赏花节、蔬菜节、龙舟赛等活动,获得社会较高的赞誉,为群众带来了较大实惠。江阳区依托浓厚的特色文化底蕴,打造一批以酒文化、分水油纸伞、蓝田花船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创编一台酒文艺精品剧目,以“江阳文化有约”为主题,打造系列江阳文化品牌,使酒文化看得见、品得到,传播更广泛,影响更深远。

  加大投入,完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江阳区积极推进区、乡镇街(景区)、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统筹实施提升江阳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鼓励指导乡镇街(景区)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区上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外宣资金500万元用于文化建设。江阳区还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把文化事业发展所必须的日常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的经费用于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每万人有4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场所。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项目专项扶持资金,目前正在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拨款修建雪炭援建工程项目。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十二五”期间,将以天星影视艺术学校为基础,新建70亩影视艺术培训学校,打造集影视演员培训、演员剧团、乐团和拍摄制作为一体的影视基地。

  强化培训,夯实文化管理和文艺创作力量

  繁荣文化,人才为先。江阳区通过努力已形成区文体局主管,区文化馆、区老体协免费培训的区、乡镇街(景区)、村(社区)三级人才培育网络。着力培育5支文体人才队伍,即以文化馆为基础建立1支群众文化业务培训队伍,对村(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声乐、舞蹈、美术等专业培训;以区八大协会为基础,建立1支文体骨干队伍,以兴趣爱好为集合圈促进精神文明繁荣;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创编、演艺队伍,创编演出节目参加省、市演出或比赛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由江阳区业余艺术团创编的舞蹈《红云》于今年5月参加维也纳金色大厅风情俏中国的演出获得了金奖,首次走出国门就获得世界的认可;各乡镇街(景区)自建1支文体骨干队伍,带动当地群众开展文体活动;依托农民艺术团建立1支群众文化服务队伍,将“文化大篷车”开到偏远农家。以区业余体育学校12所分校为核心,依托区老体协,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形成合理的后备人才队伍。

  创新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管理秩序

  江阳区文化市场管理在面广人少的情况下,做到宣传到位、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联合整治见成效。目前,文化娱乐市场强势扩张,城区有网城9家,乡镇有单体网吧54家,有歌厅42家、娱乐游戏厅170多家。通过不断努力,江阳区在全省率先实行网吧连锁管理、身份证实名上网、影视正版软件运用。今年,江阳区加大了文化执法队伍自身建设,将文化稽查大队更名为文化综合执法大队,编制人员由原来的8名增加到了13名,赋予较为完善的职能职责。今年以来,江阳区开展“高考禁噪”、“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扫黄打非”等各类专项治理行动30余次,取缔无证经营电子游戏经营单位 21家,收缴*机1108台,并进行了集中销毁,社会反响好,切实保障了文化市场秩序规范有序


技术支持: 四川微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