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阳区两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时间:2019-05-06 近日从市文化局获悉,省文化厅公示了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江阳分水火龙节、蓝田花船舞蹈等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入选。 至此,江阳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增至三项。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江阳区组织专家认真筛选、反复论证、积极申报,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游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艺与民俗等7个大类中,确定了分水火龙节、蓝田花船舞蹈2个项目申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两个项目均入选,成功率达100%。据了解,此次全省各市(州)和省直单位共申报了272个项目,经省专家组认真评审和科学论证,其中150个项目入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区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分水火龙节和蓝田花船舞蹈是江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分水火龙节始自清同治年间,距今已在分水岭乡自主传承了150年,每年元宵节举办,影响波及重庆、宜宾、贵州等周边省市,参与者达2万多人。花船舞蹈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南京、武汉等地沦陷后,“下江人”溯江而上带到蓝田的“舶来品”。 花船舞蹈与江阳文化充分融合后,诙谐、幽默、喜庆的特质更加彰显。 保护和利用好江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江阳,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江阳区文体局 谭绿林 蒋晓灵 |